正在加載......
X
 
會員帳號 :
會員密碼 :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分類清單

南宋神霄派諸宗概述 - 李遠國 教授    首頁 > 道教文化 > 道教宗派 > 神霄派

李遠國教授

 
 
        南宋之際,神霄道法盛極一時,其傳播主要有白玉蟾、薩守堅兩系。關於白、薩兩系,拙作《南宗內丹學與雷法》、《白玉蟾生平事蹟考略》、《薩守堅與南宋神霄派》已有評價。除此之外,尚有一些支派和高道亦作力於宏揚神霄大法,這裏概而述之。
 
一  以李清叔為祖師的支派 
        該派主傳《正一忠孝家書白捉五雷大法》,可稱為神霄派忠孝門。據該派弟子修真子高倉所言,此忠孝大法昔老君授祖天師于四川鶴鳴山,其後子孫皆異人親授,自非後世專門各派所言。南宗時又由李清叔傳授趙履,趙履傳高倉,該法始又重顯於世。
        李清叔名漸,字清叔。生平籍貫無考。自稱“玉帝御前伏魔上相李真君”,亦即張宇初所列舉的神霄派宗師中的“伏魔李君”。李真君巡遊天下,至湘鄉州中,忽遇趙貫夫,“因緣際合,乃召苟、畢二帥出現於前,遂以衫袖寫咒四句,並缺角印文,授與松隱趙先生,臨行付囑曰:以忠孝為念。而又賜學真童子。後松隱授與空山高先生,空山授南澗岳先生,南澗授與廬山清虛成先生,成先生授與馮先生,馮先生授與周先生,周先生授與張洞淵先生,洞淵授與某人,俱亦親傳。”(1)據此,該派的傳承如下:李清叔——趙貫夫、學真童子——高倉——岳先生——成先生——馮先生——周先生——張先生,先後達七代之多。這些人的生平現均無考,唯趙貫夫有傳。
        趙氏弟子高倉《傳派實由實錄》詳細記載其師得道于李清叔的經過:趙履,字貫夫,自號松隱`。溫州平陽人。生於丙寅二月初三。“父名玨,迪功朗湖南潭州,知甘泉酒官。公侍采宦遊,歲在庚辰,其父客喪于任。公為人賦性剛直,姿稟不凡,肅敬有落魄不羈,名韁利鎖不屑就,乃脫然棄俗,游於湘鄉縣郭之南,寓上真道院修真焉。一日忽有羽衣至,龍眉皓首,不知其幾歲,亦不知其何人也。”相處甚洽,欲授其秘法,“告之曰:吾非凡人,乃玉帝御前伏魔上相李真君者,即我也,職在雷部掌籍。於是袖中出筆硯各一,四顧荒野,無楮可書,遂雲:肯出爾袖,記我所傳否?公欣然,敢不唯命是聽,遂拆白絹衣袖與之。寫訖,口傳之秘,一一指示,公跪受禮謝而別,將行一裏,高呼於山之麓,且令公還,吾有一印藏之青城山丈人觀石匣中,適令雷將取到付汝,此法名忠孝白捉五雷大法。本朝惟徽廟佩受。禁藏之秘,非下世所可傳也。今氣運當出,以汝鳳有仙骨,故親授之。切宜虔恪自重珍惜。如薄德殄行,不忠不孝之徒,慎勿輕泄。凡祈禱追攝,除邪馘妖,但以篆書祖印合同,符命到來,即與施行。”趙貫夫得法甚驗,法印一下,二帥立見。乃挑抱雲遊,“開化趙、繆、周、高四人。公十月羽化于門人周監簿宅。”高倉亦為弟子之一,“每曆州郡,必揚先師所傳開化,萬一緣分契合,其噓之妙,如響斯答。”(2)
 
二  以鄒鐵壁為祖師的先天門  
        該派主傳《先天雷晶隱書》。鄒鐵壁為南豐人,與王文卿同鄉。先師事王文卿甥上官真人,得授《先天雷晶隱書》。據虞集《靈惠沖虛通妙真君王侍宸記》言,上官真人得王文卿真傳,名著當時,“際遇甯宗朝,法亦大顯,賜號妙濟先生。”《先天雷晶隱書•道妙》亦曰:“此法侍宸所秘本,古玉樞三帥,至宣和時內藏所禁,不許妄傳,獨上官祖師家傳得此,以付之先師鐵壁鄒公、玉蟾白公。”(3)
        此先天雷晶大法內容相當豐富,包括召合玄機、太陽金烏法、書符口訣、諸師玄秘、道法玄微、玉皇心印、雷霆作用、先天一氣論、精液論、雷府六事、九宮作用、存神召合、內運功夫、內煉功夫、一氣參同玄妙、侍宸玄珠歌、動雷、興雲、止風、掩月、掩日、祈雨、祈晴、煞伐等,融道教雷法與佛教之密法為一體。所奉主法神真,一為神霄玉清真王,一為密宗的摩利支天大聖。召合玄機中所持誦的“天母咒”,一字不差地取但佛教秘典《大乘秘要》。
        此外,鄒鐵壁又傳《先天一氣火雷張使者祈褥大法》於世。其們人追述說:本派主法宗師有“祖師火師汪真君,靈惠沖虛通妙侍宸王真君,上官二三真官,鐵壁鄒真官,月鼎莫真人,宗師無為陳真人,存心李先生,秀峰鄧先生,太和黃先生,前傳後度諸大師真人。”(4)則其道脈已延續至元代。
 
三  以張元真為宗師的青城系 
        該系主傳《混元一氣八卦洞神天醫五雷大法》。奉三十代天師張繼先為祖師,宗師為青城山紫虛妙道真君張元真、金闕左輔真君劉致清。張繼先《洞神後序》曰:八卦自然之法,包含萬象,運使八卦大神,通幽玄之理,達造化之機,探鬼神不測之妙,幽微顯奧,有脫死超生之要道,祛邪守正,自然變化之妙門,運動自然,故有目前報應。“歷代神仙修煉金丹,祛遣內外之魔障,至於脫質升仙,攝邪皈正,禹步超神,安危定亂,亦無出於斯文也。吾家大法,上可以動天地,下可以撼山河,明可以伏龍虎,晦可以伏鬼神,大可以助國家,小可以驅災患,此靈驗難量,亙古亙今”。(5)《八卦洞神玄妙序》指出:“此八卦內景之法,古今所未易聞也。有西蜀張公真人授受之,故其證驗之效,只在片餉,續其法派,劉君致清所行者,加進修持,則應驗無虛妄矣。”(6)此派以後的傳承無考,似當融入其他道派之中。  其八卦洞神法主張行先天之道,用自己內煉中體證的陽神,運雷役神,驅邪鎮魔。所傳之法唯咒、罡、訣,所用之能僅神、氣、精。大體沿襲了王文卿、白玉蟾等以丹道為本、符咒致用的傳統。其內容包括行持節次、役使龐帥秘咒、役使劉帥秘咒、總召飛靈符、金字捉鬼符、鬥煞符、二帥總符、陶將軍符、高元帥促生符、五雷氣字元、梵音天蓬咒、八卦攝邪符、附體捷要、入體秘咒、二十四報應訣、內修奧義、召役妙用等,基本上保持了神霄雷法的風貌,亦吸收了一些佛教密宗的真言,顯示了道密合和的趨向。
 
四  以陳道一為代表的玉真門  
        此派主傳《神霄金火天丁大法》。陳道一生平不詳,自稱“上清大洞法師神霄上相保真濟物瓊瑤金闕真人”。他說:金火天丁者,總萬法歸一身,運一心應萬法,為一符一印,至為要道。“其神可以修身,可以煉魂,可以自附,可以勘精,可以瓶捉,可以衛生,可以斷怪,可以除瘟,可以致雨,可以祈晴,可以斷泉脈,可以破廟庭,神鏡有照惡之妙,寶印能度形飛升,保胎安孕,解結催生。先保一身,後安家宅,然後治鬼神,逐邪怪,莫非煉心而運化也。”(7)
        該派承襲林靈素所傳道法,以林靈素所著《金火天丁神霄三氣火鈴歌》為經典,其傳承如下:林靈素——張如晦——陳道一——薛洞真、盧養浩——徐必大——劉玉——黃公瑾,已至南宋末期。因其教內中人皆稱“玉真弟子”,故可稱此派為神霄派玉真門。
        陳道一的笫子之中,尤以盧養浩為著。盧氏名 ,字伯善,號養浩。天性純和,好道求真,先後師事陳道一、張繼先、鄭知徽等高真,盡得神霄道法、北帝道法秘旨。《雷奧序》謂其得《朱將軍考附大法》于張繼先,時遊青城山,“遇虛靖天師傳諸階之法。自婺州來至洪州,寓於豐城清都白鶴觀,往來居止。”“行六陰洞微諸階之法,無不靈驗。凡符法一至,立時而愈,蓋虛靖天師一流人耳。葛巾布服,不愛裝束,惟好清靜。”(8)劉玉謂陳道一傳《神霄金火天丁大法》予盧養浩,盧臨終之際又傳法于劉玉。盧氏自述其得北帝派法于沖妙真人鄭知徽、執法朱真君,他說:“切聞戰邪治瘟,全在斷後,神功妙用,無出斯文,諸行法之士,未得妙處,終不能絕妖邪之路。廣參玄徽,蒙沖妙真人曰:斷後之法,無如北陰豐都連天鐵障之妙。上古聖人所受黑律,必全是文於其中。自後執法朱真君,知其妙用而秘之。  勒苦參學,以全其文。後學之士,宜精寶焉。”(9)可見,盧養浩是集多家大法于一身的高道。  
        其弟子徐必大、劉玉繼其道脈。據黃公瑾《劉清卿事實》所言,劉玉名世仍,字清卿,法諱玉,世代河朔人。為南宋勳臣劉之孫,因敕葬臨川,其父贅于豐城,因遷家居豐。“受祖蔭承信郎,幼慕清虛,年未弱冠,棄官從事道法,遍曆江湖,捐貲無所靳,參禮名師。初行小四直符水,繼行靈官豐都地祗考附,悉有靈著。後因養浩盧君伯善來江西,以諸法付度于徐洪季,洪季以所得授清卿。清卿得法,方從盧遊。”可見劉玉廣求道法,先師徐必大,再師盧養浩。待盧養浩臨終之際,“清卿以神霄中獨體金火天丁一階為請。盧悉以心章隱諱、內煉秘訣。傾付之。筆錄才竟,諸弟子輻輳,則盧複瞑目化去。清卿自後朝斯夕斯,念茲在茲,不過此耳。單符只將,千變萬化,所向無前。凡禱祈馘伐,刻日動雷,皆出於十手目之所指。視其救危難,則多用玉天心章、七十二塚論章,三十六塚論章,萬法不救告急皂章。其保生治病驅邪,則多用神霄告鬥傳忱表,只一天丁。”(10)這是劉玉得承神霄天丁大法的緣由。
        劉玉尚別有師授,其《地祗法》則得自多位高道。他自述曰:“地祗一法,凡數十階,溫將軍專司,亦十餘本,使學者莫之適。余初得之盛仙官椿,繼得之李真君守道,再得之于元陰洞微盧仙卿  ,所授之本已大不同。繼而遇時真官,則符篆愈異。晚參之聞判官天佑,及傳之呂真官希真,玄奧始全備矣。呂以道法自青城而來江淅,名動一時,凡祈晴禱雨、伐廟馘邪,莫非用此呂之書,悉要而簡。”(11)由此可見,其《地祗法》得之不易,先後參拜了盛椿、李守道、盧養浩,時真官、聞天佑、呂希真,才得以瞭解全部玄奧。
        劉玉為求得真傳,先後修煉了十四年。他說:“憤悱一念,研覃七年,方受雷霆符水。又七年,諳練頗熟,蹊隧稍通,內外之神氣出入慣,鬼神之變化情態識,行持之要妙,十得其一二.”針對當時道法雜亂、真偽並行的混亂狀況,劉玉力主正統大道,堅持修真十戒,明辨法派,他考其源流,示其傳承,說:“地祗一司之法,實起教于虛靖天師,次顯化于天寶洞主王宗敬真官、青城吳道顯真官、青州柳伯奇仙官、果州威惠鐘明真人,相繼而為宗師。 其後如江淅閩湖廣嗣法者,何限姓名昭揭寧幾人。其書始則有石碑本,繼則有鐵林府地祗、原公夫人廟地祗、五雷地祗、五虎地祗、索子地祗、十字地祗、四凶地祗、聖府地祗。後則有蘇道濟派、溫州正派、李蓬頭派、過曜卿派、玄靈續派。如此等類,數之不盡,千蹊萬徑,源析支分。”(12)可見地祗法流傳之廣,支派之多。
        劉玉自謂得張繼先真傳,“專守呂之言,罔敢或失。乃和萬法易動,莫如地祗,地祗勇猛,無越溫將。”(13)後劉玉以法授其弟子黃公瑾。
 
五  以劉浩然為宗師的太乙門  
        該系主傳《太乙火府五雷大法)。據宋咸淳辛未(1271年)中和節黃一炫《法源事蹟》曰:“太局火府雷者,乃玉清內院之秘法,北斗真氣之化身,太乙月孛之主法也。祈禱驅邪,斬妖伏精,極有靈驗。”自唐天寶元年(742年)七月水旱蟲蝗,毒氣流行,妖邪變現,是時綿州太守馮佑持誠啟奏,夜夢北陰聖母降言,“次日於香案上得秘文一軸,視之乃太乙雷也。馮佑得之,乃依法立壇,呼召雷聲大震,是時太乙元君現形于壇中應感。太守辭祿棄家,行符咒水有功,蒙上帝賜為紫府真人。後隱青城山丈人觀。有道士江元亨以師事之,三年遂授玄文,厥後呂政卿、李巨川、張伸之等師資授受,區分人鬼,協贊乾坤,不可具紀。五季之亂,至人多隱,遂無聞焉。此皆本經所載。聖宋隆興,自延恩殿九真降禦,道法尊而正教行。希夷陳摶先生居於華山,得其法於石室中。”
        其後,此書傳於西蜀,有成都府青城大面山丈人觀主劉浩然,字仲方,諱晉。得其法而“收九天魔女,鎖之于八角井,由是大教愈彰。得其雷祖宗派者,孫太初、趙師古、杜昌宗、呂真人。近有劉虛正、王法進、監軍趙必渥,其徒甚眾,獨許志高真人得法大顯。”時當南宋高宗之際,“詔治大內妖怪,闡教於青城,賜號通玄。後一百五十歲,天書詔侍太清,飛升而去。”
        許志高為四川閬州人,諱翊。自幼愛清淨,入青城山出家,拜劉浩然為師,先後隨伴十四年。劉浩然將羽化之前,曰:“汝急來,吾以法授汝,汝道南行,流傳六百弟子。”許志高自得法之後,出蜀南遊江南,至京師內院,“有妖作孽,諸法師不能治之,真人以一符馘妖精長丈余。蒙上帝賜號伏魔,以此號為伏魔許真人。”其後雲遊至福建延平,收楊耕雲為弟子,盡傳道妙。迨至理宗寶慶元年(1225年)六月六日,“火化”于茅山玉宸觀。“真人未升仙時,分付將道法及雷篆家書秘印、雷霆都司印、都天大雷火印、統天印、天寶家書印,盡數傳與披雲楊真人。”
        披雲楊真人字耕常,諱燮。福建延平人。“其父任教授于蜀江口,見許伏魔。在後回家作純陽會,許伏魔見其衰老,與楊教授丹藥服,於妾處生一男子。在後許伏魔再到延平,帶披雲至西蜀、建康、茅山等處,後傳與披雲。”待許志高逝世後,楊披雲以其母尚健在,複回故鄉延平。“有建寧府浦城縣黃止堂,出守延平,貳車見披雲真人驅役雷電,開現星斗,祈禱雨陽,倦舒雲霓,皆在指呼。有黎君亦川人,而力薦之。以此先君止堂,令雲莊拜披雲為師。”楊披雲遂收黃雲莊為徒,傳以雷法秘印。至淳佑年間,曾于西湖蘇堤禱雨有驗,朝廷錫以“清隱”,卻而不受。其弟子尚有三茅山玉晨觀薛管轄、西羅宣哥真人。“雲莊奉法去三十餘年,江湖之士慕名求者,亦然以伏魔家書付之崇奉,苟能勤恪虔懇,一達家書,亦可治病驅邪,祈晴禱雨,無不應者,而太乙火府之文,例不敢泄,非惟此法不可得遇,而江南之人聞之者亦罕矣。嘗受師言,向遇西人則可授之。昨授成都碧源李拱祥,得之西矣。念雲莊榆景向暮,志樂林泉,懶於出山,深虞此文湮沒,他時後學無傳,遂傳之邑人祖審齋逢吉、黃澄心、詹山立、陳清溪等,代餘之闡教也。庸考傳記之載,並摭師訓之音,著之篇首。蓋西來之法,皆簡而要,符無散形,咒無韻麗,與江南之法不同,見者其無忽焉。”(14)此外,楊披雲還傳《飆火律令鄧天君大法》於世。(15)。
        從唐代馮佑肇始太乙雷法,始終以四川青城山為祖庭,先後遞傳于江元亨、呂政卿、李巨川、張仲之等,再經北宋高道陳摶、西蜀劉浩然、閬州許志高,延平楊耕常、浦城黃雲莊、成都李拱祥等,此宗已傳至南宋未年,且門徒頗多,遍佈西蜀、江南、福建地區。考其道法內容,亦以神霄雷法為本,故當為神霄別派。其宗師之一閬州許志高,教內尊稱他為“祖師中天樞相伏魔許真人”,亦即張宇初所列神霄宗師“樞相許君”。
 
六  以萬鼎新為祖師的九州系
        此系主傳《九州社會蠻雷大法》、《九州社令陽雷大法》。第一祖師為許遜,第二祖師為“無上陽光玄虛妙道至感真君萬鼎新”,即張宇初所列舉的神霄派宗師中的“萬五雷”。其後依次遞傳:萬鼎新——上清三洞法師雷霆大使王宗白——上清三洞經錄西台雷雨令青陽鼎——金闕侍宸玉樞使相梁天津——神霄執法仙君月鼎蕭道淳——神霄玉府上卿月田劉德清——高上神霄寶錄王一玄——上清大洞經錄鐵堅雷師王明渭,一共八代。(16)他們的生平事蹟雖不可考,但所述道法純屬神霄一派,故當為神霄中人。
        除以上所述六大支派之外,尚有一些傳授不明,名聲卻著的神霄派道士。下面介紹幾位代表人物。 青華洞玄子陳相真,生平事蹟不詳。撰有《雷霆綱目說》,認為雷霆實大道之功用,造化之樞機,“帥有二百六部九萬餘屯,上佐乾綱,下臨坤壘,威行六合,聲震萬天,長養生靈,剪除兇惡,護持國土,號令人天,風霆流形,雷雨磅礴,昭昭其有,冥冥其無,集之成一氣,散之為五雷。卷之而寂爾無形,舒之而忽兮有象,道行法界,妙在靈台。”(17)
        雷子黃應炎,自稚至長,慕道求真精勤無怠,廣陳詞信,疊拜師尊,“獲遇眉山至人,於是叩頭懇請,乃沐師庥,立誓設壇,呼雷召將,斯須感動,報應不殊,付以雷書數品,上自三皇,下根千古,符文簡策,寶笈琅書,字字金科,章章玉篆。上品雷書,大小劫經,尚存大有,非至人得此,何能探討。中品雷書,皆皇人按筆。下品雷書,即應世宗師采擇仙經,集為契信。上可以祈天福國,下可以贊法濟人。”(18)
        張愚,生平事蹟無考。撰《天罡說》,認為天罡為天之柄星,主雷霆之根宗,故詳論天罡之內秘及功用。其中指出:“耳眼口鼻舌,精神魂魄意,攢簇向中宮,化作先天氣,即中黃氣也,吾身中之天罡氣也。行持之士,內視五蘊者,固氣練神,聚其屍魂,內想不出,外想不入,神氣不散,混合百神也。外察萬神者,以我平昔修煉工夫,寓之于書符念咒,掐訣步罡,役使萬靈,則萬神聽命,罔敢弗恭,報應如穀答響,出乎自然,惟在潔己齋心至誠,可以動天地,感鬼神也。”(19)
        元虛真人萬宗師,生平不詳。著有《雷法議玄篇》。自稱為王文卿弟子,“得聞混元太一之道,五雷禦邪之文,總局二十四部,分上中下三卷,其間符圖印訣、密咒符式,約二百餘篇,飛罡躡鬥,結印掐文,奚可具其品目,”故懇請王文卿告以捷妙之法。師徒割肉剪發、盟天立誓,王文卿於是授以秘冊,其間符印咒訣不出三十余章,法式罡訣皆可心記。師曰:“至玄至簡,妙在斯文。”萬宗師得其至訣,密識星機,屢取靈效,運風雷於掌中。他讚譽此法曰:“故我師王君太素,得真王便宜行事之要,非其靈骨之人豈能遇也,又非猛烈忠孝之者孰能持也。且持法之一端,實修真之捷徑,非神全者豈能驅策鬼神,以救沉屙。是故祖師以元一之真氣,化無量大將軍,滅六天魔王,積功累行,上朝金闕。”
        太無先生汪集靈,傳《雷霆六乙天喜使者祈禱大法》、《先天六一天喜使者大法》,師派直承火師汪真人、侍宸王真人,當為王文卿直系傳人。(20)括蒼鶴溪處默處士、洞微子潘松年,師承無考,傳《負風猛吏辛天君大法》(21)《太乙捷疾使者大法》,(22)亦為神霄派重要人物。
 
        以上所述,可見神霄派在南宋傳播的基本情況。南宋時期神霄派之所以仍然興盛,並分衍出眾多支派,除了與神霄派的大師們竭力宏道之外,更是基於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土壤。宋遼金元交相陵替,漢族政權贏弱不振,空前尖銳的民族矛盾,縱貫這一時代。戰亂、天災、饑荒、瘟疫及橫徵暴斂、貪官污吏、民族仇隙等,沉重地壓在人們頭上。在苦難中輾轉呻呤的民眾,不得不寄希望於冥冥中的神靈,以符篆雷法、度亡濟世為職事的符錄道教,於是盛行民間,活躍於朝野。作為融符咒雷法與內丹之道為一體的神霄派,以其精微獨特的雷法稱著於世,故深受民眾的歡迎。各種各樣的雷法應運而生,道派林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熱鬧景象。
 

注 釋:
 
(1)見《道法會元》卷一四六《交度牒式》。
(2)見《道法會元》卷一四六。
(3)見《道法會元》卷八十四。
(4)見《道法會元》卷八十二。
(5)見《道法會元》卷一九六。
(6)見《道法會元》卷一九五。
(7)見《道法會元》卷一九八。
(8)見《道法會元》卷二二七。
(9)見《道法會元》卷二六六。
(10)見《道法會元》卷二五三。
(11、13)見《道法會元》卷二五三載劉玉自述。
(12)見《道法會元》卷二五三《地祗緒餘論》。
(14)見《道法會元》卷一八八。
(15)見《道法會元》卷八十。
(16)見《道法會元》卷一五三。 
(17)見《道法會元》卷六六。
(18)見《道法會元》卷六六。   
(19)見《道法會元》卷七七。    
(20)見《道法會元》卷九一、九二。
(21)見《道法會元》卷八一。
(22)見《道法會元》卷九六。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禁止複製不當引用 網頁設計 by 網動廣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