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萬物發生之原始因緣
﹙一﹚無極生太極﹙道生一﹚,太極生陰陽﹙一生二﹚,就是「因」。
﹙二﹚ 陰陽、動靜、上下、左右、清濁,造成「緣」。
﹙三﹚ 先天一炁在陰陽中主宰「因」、「緣」。則所謂一生二、二生因緣萬物之三、又可說三生萬物因緣生萬物。(此乃道教最初,緣起緣生自然論)
乙﹑一炁化三清,三清生五老
則太易(水)、太初﹙火﹚、太始﹙木﹚、太素﹙金﹚、太極﹙土﹚之先天五行祖炁「五老」。此先天一炁稱大太乙。又尊稱無極始祖、玄玄上聖、元始天王大天尊 ﹙三名合一﹚。
丙、惟心淨土是指太極
太極,又謂中天太乙,在人身心中稱小太乙。
依據《道德經》第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而推究之惟心﹙太乙﹚淨土其理自明。
丁﹑堅信《三官感應妙經 》﹙淨土篇﹚及太乙救苦護身妙經兩本﹙三官經﹑太乙護身妙經﹚之經義。
戊﹑寄往中天太乙淨土應具備之修養。
﹙一﹚應有升天人資格之大人品德﹙十善﹚。
﹙二﹚真守五常﹙仁、義、禮、智、信﹚或道教六訣﹙忠、孝、仁、信、和、順﹚。又以太乙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心心相印,毫無退轉。
己﹑日常一切工作及健身運動時間外,利用休閒將深究徹悟清靜至理﹙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及實行心身合一靜坐。
庚﹑修身積善、行功立德、守戒虔誠、慈心廣度、虛心謙讓,為本法門之修鍊總原則。
民國八十六年九月五日農曆八月初四日 郭藏應 謹 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