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陽道善堂 -- 道教的「靈性」觀及其修證之道 - 蕭進銘 教授
正在加載......
X
 
會員帳號 :
會員密碼 :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分類清單

道教的「靈性」觀及其修證之道 - 蕭進銘 教授    首頁 > 綜合論述 > 道教文化講座

蕭進銘 教授

 
摘 要
 
        本文旨在分析探討道教的靈性觀,以及道教所提出之修證靈性的主要方法及原則。 全文共分三大章節,第一節先嘗試為「道教」一詞做一界定,再進一步分析比較道教對於「道」的兩種主要詮解方式:泛神論及位格神論。本文以為,泛神式的道論,乃是道教的主流。 第二節所主要探討的議題,為道教對於人及靈性的看法。道教將人分為先天、後天兩大部分,並以後天為虛妄,先天為真實。先天同時也是人類之本性或靈性,此本性即是神或道。 最後一節,旨在析介守一、外丹、存思、齋戒及內丹等五種重要的靈性修持方法,以具體了解道教徒如何藉由不同的方法,以求重新開啟其本性或靈性。
 
關鍵字:道、泛神、位格神、靈性
         
 
一、「道教」一詞的簡要界定及道教的「道」論
 
        今日的學界及道教界,泰半都以漢末天師道的出現,做為道教創立的大致起點。在將近兩千年的漫長發展過程中,道教曾先後出現類似天師道、太平道、外丹派、三皇(經)派、三皇(經)派、上清(經)派、靈寶(經)派、北帝派、內丹派(主要有南、北、中、東、西五宗)、正一派、清微派、真大道、太一道、全真教、淨明道等幾個不同的重要教團、教派或傳承。這些不同的教派,雖然彼此之間,曾經相互吸納繼受,抑或相互影響,但亦多少保有自家獨特的信仰教義、崇祀神靈、修持法門或經典教制,以致乎整個道教的信仰、教義或教制,從來就不曾真正統一過。同樣一個制度、儀式或觀念(比如,入道方式、飲食主張及沐浴、長生不死等等觀念或儀式),通常會因教派的差別,而有所異同;甚至道教的各門各派,在其長期的發展歷史當中,也都曾出現教法、教義不斷演化變遷的情形,由是而難以一體同論。(1) 宋馬端臨《文獻通考》所謂:「道家之術,雜而多端」一語,確實精要點出道教教派、教義、信仰之錯綜複雜的情況。
        不過,話雖如此,這些不同的教派,之所以都被歸類在「道教」,而非其他宗教名下,無疑還是有其共通處。比如,這些教派對於「道」的詮解及信仰情形,或許不盡相同,但皆同樣崇奉「道」,抑或以「道」作為其終極性的關懷或追求;此外,類似無極、太極、陰陽、五行、精、氣、神、真人、神仙、長生不死、三清四御(2)及生命可煉養轉化等等重要觀念或信仰,通常也是道教各派所共同接受,並可被看做道教信仰的重要核心內涵。由是,我們應當可用「以道為崇奉或修證合契之根本對象的宗教」這一簡單定義,來嘗試界定「道教」,以及區隔道教和其他宗教的不同。進一步言之,道教之不同於「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婆羅門」教等其他宗教的「表面」特質,即是其所崇奉的是「道」(3)。 道教的各個流派,基本上皆視道為宇宙萬物萬象之共同的創造本源、究極實在(ultimate reality)或根本律則,並以道作為其終極的遵循、崇奉對象,抑或修持體證及宣揚推廣的根本內涵。
 
        當然,不同的教派,對於「道」的實際詮解、修證方法及崇奉情形,並不完全一致。大體上來說,道教各派對於終極性之「道」的詮解,實存在「泛神論」(pantheism)(4) 及「位格神」(personal god)(5) 這兩大不同類型。前者,主要承襲中國上古的「巫史」、「聖人」之學及先秦老莊和諸子對於「道」的一貫體認,視道遍在一切處,是為天地萬物之創生本源、根本律則及究極實在,亦是人類之元始、真實的本性;其雖有靈明智慧,但卻無形無相,無執無為,即使是至上如三清之神,亦皆由道氣所化生,其本質仍是道或氣,至於偶有的位格、形相,亦只是隨緣顯化,並不具本質或終極意義。成書於唐代的《玄綱論》及《道門經法相承次序》所謂:「道者何也?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其大無外,其微無內。浩瀚無端,杳杳無際。……天地人物、仙靈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6) 「原夫道家由肇,起自無先。垂跡應感,生乎妙一。從乎妙一,分為三元。又從三元變成三氣,又從三氣變生三才。三才既滋,萬物斯備。其三元者,第一混洞太無元,第二赤混太無元,第三冥寂玄通元。從混洞太無元化生天寶君;從赤混太無 元化生靈寶君;從冥寂玄通元化生神寶君。」(7) 便是極具代表性的說法。如是「泛神論」意義下的「道」,應當是道教詮解「道」的核心主流。以回返於「道」為終極關懷的內丹派不說,即便是崇奉三清尊神,以祝禱眾神為主的靈寶派,亦同樣以三清神及其所傳授的靈寶經典,皆同為道氣所化現。(8) 而以存思體內擁有各種形相之神靈為主的上清派,也依舊存在類似「夫氣者,結虛煙而成神也」,「正一大道以出真帝,正道玄真以生大神。三元解變,則一之所生,故眾真歸一,而玄功成焉。此正道之祖,元氣之根始也」(9) 的說法。如是之說,顯然亦以泛神,而非位格神式之「道」為終極究竟。
 
        相對於「泛神論」意義下的「道」,道教內部亦存在將「道」理解為具有「位格神」意涵的流派,漢魏六朝之早期天師道經典及其實際施行的祈禱行為,便可見到如是的傾向。可能為張陵或其孫張魯所撰作的《老子想爾注》,其中有文曰:「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間,但往來人身中耳,都皮裡悉是,非獨一處。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常治崐崘,或言虛無,或言自然,或言無名,皆同一耳。」(10) 將老子等同於道,乃是東漢「黃老道」及其後來創立之道教不同於先秦老莊及黃老道家的一大關鍵。在《老子想爾注》成書前的王阜《聖母碑》,已有「老子,道也,乃生於無形,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遊六虛,出入幽冥」之說,《想爾注》正是承續此潮流而有的發展。如是的說法,雖亦同樣肯定道遍在一切處,因而深具「泛神」的意蘊,但直接將老子等同於道,亦因此而讓「道」具有「位格神」的色彩。其後的天師道經典,以及教內實行的祭禱儀軌,也都明確表現出如是傾向。可能撰著於張魯過世(216A.D.)後不久之《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的如下之言,即是典型的範例:「人不知真道大神,如魚之不知網也。……道之視人,如人之視蟲蟻;道能殺人,如人能殺蟲也。道之好生惡殺,終不殺也。」「若欲所求乞,修身念道,室家大小,和同心意,掃除燒香,清淨嚴潔,然具白開啟,說其所欲,道之降伏,何所不消。」(11) 此二語,皆清楚表現出「道」之位格神的意涵。如是的意涵,和早期天師道徒日常的祭禱行為,完全可以相互呼應。《晉書.王羲之列傳》所載:「王氏世事張氏五斗米道,凝之彌篤。孫恩之攻會稽,寮佐請為之備,凝之不從,方入靖室請禱,出語諸將佐曰:吾已請大道,許鬼兵相助,賊自破矣。既不設備,遂為孫恩所害。」便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在王凝之的請禱言行當中,「大道」顯然具有非常明確的「位格神」色彩,其不僅能賜福祝禱者,亦可許諾祝禱者以助力;王凝之這樣的理解「道」,顯非其個人之獨見,而是早期天師道的普遍認識及信仰。不過,如是的認識及信仰,隨著上清、靈寶二經派信仰教義的勃興和廣泛傳播,三洞、三乘思想及「一炁化三清」之神學理論的確立,儒、佛教和內丹(特別是其心性論)理法的影響,以及教派與教派間之思想的相互交流,愈至後期(特別是唐代以後),天師道以「道」為位格神的色彩,也愈來愈淡薄,終而完全為「一炁化三清」之神學理論所取代(12)。 如是的理論,無疑較傾向於「泛神論」式的「道」。
        總而言之,儘管將「道」予以神靈化、位格化、對越(象)化,而成為齋戒祝禱、祈請崇奉之異己、超越對象,乃是道教(特別是天師、靈寶等符籙道派)不同於老莊及黃老道家之一重大特徵,(13)在實際施行的信仰制度及儀式行為當中,也常呈現出如是的傾向,但就經典、文本、教義及內丹、存思和以神氣煉養為主的各種流派來看,道教所理解之「道」,仍較以「泛神論」式的「道」為主流。如是的理解及傾向,也同樣體現在下節所要論述的「靈性」之說。  
 
(1)由王重陽於金代所創立的全真道,就是一個相當顯著的案例。在王重陽創教初期,全真道的修持,全係以內丹為主,完全未見齋醮科儀。但在王重陽仙逝,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及丘處機等人接續掌教之後,因著政治及信徒需要等因素,全真道也開始施行齋醮科儀。及至後來,齋醮科儀甚至成為全真道士修己度人的重要修持法門,原本即不易普傳及修證得果的內丹,則有退居其次的情況。此外,在清初之際,全真龍門派在道士王常月等人的大力推行之下,出現一個以奉持戒律為主的「龍門律宗」,也對全真道教法的變化,帶來重大影響。類似的不斷發展演變情況,在歷史久遠的天師道亦可見到,比如,靈寶經派興起之後,受該派齋儀的深刻影響,天師派道士的修持方法,便轉向以齋儀為主;宋代以後的天師道,又因內丹的風行,便在原本的齋醮科儀,融入內丹的修持。
(2)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之三清尊神的信仰,最晚在唐代以後,便成為道教各派所崇奉的至上神靈;三清之下的四位天帝,則最遲在宋代以後,也普遍為道教各派所接受。不過,儘管如此,以內丹修煉(比如,內丹南宗和北宗全真)和以齋醮科儀(比如,天師、靈寶派)為主的不同道教流派,對於三清、四御的信奉、認知或重視情形,亦會有所不同。
(3)「道」、「佛」、「基督」、「伊斯蘭」或「婆羅門」等字眼,都只是用來指謂某一事物或狀態的方便名稱或語彙,而非該事物或狀態本身。故各個宗教的確切異同為何,乃是存在於這些名相所指涉的事物或狀態,而非在於表面或表象式的名詞。比如,道教的「道」,和婆羅門教的「婆羅門」,名相雖有不同,但共通處卻不少。全真道的王重陽,甚至認為,中國的儒、釋、道三教,其名稱及創始人雖然不同,但其主旨,皆在於「墾闢愚迷怕落塵」(《重陽全真集》,卷二,《道藏》25冊,上海:上海書店等,1996,頁703中),皆同樣在開示及導引人不要執持於本是無常、無自性的任何事物或法相,使生命、意識可以恢復本有的自在、智慧及清明。
(4)pantheism一詞,源自希臘文的pan及theos,其基本的意涵為「神即一切」(God is everything)。(W. L. Rees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Humanity Books, 1983, p409)
(5)本文所謂的「位格神」,主要是指具有人格意涵及有其意志,會降禍福於萬物之神靈。
(6)吳筠,《宗玄先生玄綱論》,《道藏》23冊,頁674中。
(7)《道門經法相承次序》卷上,《道藏》24冊,頁782下。
(8)謝世維,《天界之文:魏晉南北朝靈寶經典研究》(台北:商務印書館,2010),頁7。成書於南宋的《靈寶玉鑒》所謂,「靈寶者,即元始祖氣。其初溟涬,大梵真氣,自無而有,一切有象有形,皆由是氣而生成。」(《道藏》10冊,頁139下)之說,亦反映出如是的思維。
(9)《金闕帝君三元真一經》,《道藏》4冊,頁549上中。
(10)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頁12。
(11)《道藏》18冊,頁232中下。當然,早期天師道對於「道」的理解,除了「位格神」的意涵外,亦同樣具有「泛神論」式的說法,只是前者傾向較為濃厚,此和天師道的修持法門,係以齋醮祭禱為主,有著密切的關係。《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後文所謂:「道出自然,先天地生,號無上玄老太上。三炁混一,為無上正真之道也。道弘大,包含天地,變化萬神,微布散在八極之外,內潛毫毛之中,成生萬物,制御三天,統三萬六千神,大無不覆,小無不入,清虛無為,故能長存,含濁而不穢,故為萬物母。」(《道藏》18冊,頁235上)即較具「泛神論」的色彩。
(12)比如,明初四十二代天師張宇初所撰著之《道門十規》,其中有「元始靈寶,乃混沌之初玄元始三氣化生,其本則一」(《道藏》32冊,頁147上)之語,完全體現南北朝以降之「一炁化三清」之說。當然,一個宗教之知識領導菁英所詮解以及展現在經典文本上頭的教義,不一定和現實施行的教制及教徒信眾的信仰情形完全一致。天師、靈寶等以向神靈齋醮祝禱為主的教派,在唐代以後,儘管知識菁英及經典文獻所表現出的教義,已回歸到泛神式的道論或神論,但實際的信仰情形,相較於內丹等以合契於道為終極關懷的流派,仍不免帶有較為濃厚的位格神色彩。
(13)老莊及黃老道家皆有「人即是道」、「即心即道」、「心道一如」的觀點,因此,終極來說,道並不是一個異己的存有。
 
二、道教的「人」觀及「靈性」觀
 
        在先秦的老莊、孟子、《易傳》及醫家、方士等傳統當中,儘管具體說法有所差異,但普遍認為,人類的生命係由類似形(身)與神(道)、後天與先天或形下與形上這兩層結構所組成。其中,尤以老莊道家對於兩者的內涵、特質及彼此的關係,闡述的最是精詳。
        在老莊看來,人類後天、有形、有相、有限的器質身軀,以及相應依附於此身而生發的分別心知作用,係由先天、無形的神、道所流降化生;(14) 後者乃前者之根本、主宰,也比前者更為真實、絕對,因而為人類生命的真正實相及本性。從先天、無形、絕對、無限及整體、統一的道,化生出後天、有形、相對、有限及部分、雜多的身體,此正猶如從原始、無分別、無死生的伊甸樂園被逐出一般,乃是一個帶有迷執及墮落意味的流降過程。(15) 當人類的整體、真實的生命及意識,沈淪陷溺於後天、有形、有為、有執的器身及分別意識之後,生命便陷入本末倒置、捨本逐末之境地,人類生命及世界之種種局限、痛苦及紛爭,皆是由此而生。是以,相對、有限及本質為虛妄之身軀和分別心知的莫名產生,正是人類生命及社會之一切問題的根本源頭。《道德經》中所謂「樸散則為器」,「大道廢,有仁義」,「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等文句,皆反映出如上的思維。
        由是,老莊哲學的根本關懷,便在於尋求如何消解及超越此有形、有限和分別之器身、意識,使生命得以回返至原有之整體、統一、真實、無分別之元始意識及本性(靈性),並以此統一、整體意識來直觀洞察和融攝統御雜多之感官知覺、身軀百骸及一切存有,如是生命方得以復歸自在逍遙及無死無生。(16) 老莊所主張的超越之道,一言以蔽之,即在於老子所謂的「損」、「反」之道,(17) 進一步言之,即在於逆反、減損或解消後天身心意識的欲求、感官知覺、執持分別及理性思辨等種種作用。當後天身心意識的各種作用逐次得到止息及消解,那先天、元始及整體、無限的純粹生命、意識或靈性,便可因此而得到開顯,進而徹底轉化後天虛妄不實的分別心知及身體。《老子》書中所屢屢出現的「去彼取此」及「塞兌閉門」、「無知無為」之說,皆反映出如是的見解;而《莊子》的「以神遇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養生主〉),「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通,是謂坐忘。」(〈人間世〉),則更是此逆反之道的精要概括。老莊如是的人觀、靈性觀及修證之道,不僅完全為後世的道教所繼承,並有更為精緻周密和豐富多元的發展。
 
        在人觀、靈性觀方面,道教各派承繼老莊的認識,基本上皆肯定每一個人內在皆含蘊及分享與天地、萬物所共有的神性、靈性或道性;此神性或道性,無形無相、無窮無盡、真實絕對、無死無生、清淨光明、玄妙感通及遍在一切,不僅是生化一切事物的總根源,也是人類生命之本來而真實的本性或面目。物質性的身軀,儘管也源自於道,並且含蘊萬有,以及具有和天地一般的形態、組織及結構,但卻因無明、欲望的執持或三尸、胎結(18)的遮蔽、阻滯,以及自身、先人罪過的不斷積累承負,而使生命陷入無止盡的生死輪轉(19)及虛妄、有限、不自在的境地,是以,應當設法予以超越。道教各派所主要奉持的修行法門,比如,齋醮、積善、持戒、守一、守三一、存思、外丹、內丹、胎息、辟穀、服氣、行氣、導引、重玄……,彼此雖各有不同,但其最終關懷,亦和老莊一般,皆在尋求超脫此相對有限之身軀,使生命得以回復原有的神性、道性、無死無生或自在逍遙。下文即以《太平經》為主例,針對此說,再做申論。
        道教最早的經典之一《太平經》,對於人類生命的本質、結構、演化情形及其與道、天地的關係,有著相當深刻精微的闡述,頗能代表道教的基本觀點。該經認為,人類的生命,和天地、萬物一般,同樣源自於道,皆由精氣神所構成,神、道即是人類生命之本體或本質,故人與天地皆同形、同理、同構,同樣依循陰陽五行之規律而運化。但人類在化生出有形的身軀之後,逐漸迷執於外物或外境,再加上不斷承負先人的罪過,由是而更難擺脫形軀及文明的桎梏,無論是自身的疾病、痛苦、及生死,還是社會、政治的動蕩不安及對於大地母親的嚴重侵奪破壞,皆是由於遺忘生命的本體、本質和無知於宇宙、生命的道理所致。超越解脫之道,便在於操持施行守一法,使生命得以回歸本源之道或元始本性,如此自能以本統末,不為物質形末所障蔽。以下所錄經文,即呈顯出如是的思想: 
 
「人本生時乃名神也,乃與天地分權、分體、分形、分神、分精、分氣、分事、分業、分居。」
「天下人本生受命之時,與天地分身,抱元氣於自然,不飲不食,噓吸陰陽氣而活,不知飢渴。久久離神道遠,漸失根本,後生者不得復知,真道空虛,日流就偽,更生飢渴,不飲不食便死,是一大急也。天地哀憐之,共為生可飲食。」
「天地開闢貴本根,乃氣之元也。欲致太平,念本根也。不思其根,名大煩,舉事不得,災並來也。此非人過也,失根基也。離本求末,禍不治,故當深思之。夫一者,乃道之根也,氣之始也,命之所繫屬,眾心之主也。當欲知其實,在中央為根,命之府也。故當深知之,歸仁歸賢使之行。人之根處內,枝葉在外,令守一皆使還其外,急使治其內,追其遠,治其近。」(20)
 
        《太平經》之如上文字,清楚指出道或神乃人類生命的本源或本質,但人在化生之後,卻逐漸遺忘此根源,由是而日趨墮落。欲扭轉此狀態,便必須奉行守一歸根之法,使生命得以復返其根本源頭。《太平經》如是之說,除沿續並發揮老莊的人觀、靈性觀及損反、歸根復命之道外,基本上也反映出道教各派對於相關問題的基本觀點及思維特色。以「守一」法為例,一及守一的思想和修持方法,已為老莊所力主推崇,《莊子.天地》便有「通於一而萬事畢」之說,但老莊並未具體指出修持守一的方法、下手處及身心變化情形,《太平經》除承繼老莊守一之說外,並有完整精微的闡釋及說明。其以一為本與道,並強調反觀己身尋找及修持,此乃道教修道或修煉靈性的重要特色,我們甚至可以用「歸一」或「守一」這樣的字眼,來涵括統攝道教各派的主要修持方法。比如,早期天師道的《老子想爾注》便以「守一」為修持總則,但因其所推重者為「教誡」,故強調「守誡不違,即為守一」。(21) 以存思法為主的上清派,同樣是以守一、守三一,終而守真一為根本修持方法;只是上清家所操持內守之一,較具有人格神或位格神的色彩。至於宋代以後最為主流的道教修持法,並一直延續至今的內丹,亦有「修煉之士,貴夫忘言守一,一非虛名也,即太極也,元關也。聖人隱言曰:元關一竅,……。鉛汞皆從一生,守靜極於虛無,則先天一炁自虛無中來,借一之形,煉一之炁,得其一,萬事畢。皆暗指一為元關,元關口訣盡此矣!莫不抱此一念,守聚成真,是即以火煉藥而結丹,以神馭氣而成道」(22) 之說。此說,實以「守一」法來詮解統括整個內丹修行。是以,我們實可藉由《太平經》中的如上說法,來了解及把握道教的靈性觀及修持方法的基本觀點。
        總括來說,道教的「靈性觀」,承傳老莊的「道」、「神」之論,以神或道為人類生命的本源、本體或本來真實的面目;換句話來說,依道教之觀點,人類生命的本質即是神,即是道。此神或道,無窮無盡、無形無相、無死無生、包羅萬有、清淨光明、絕對真實、至美至善……,實為宇宙之唯一真實的存有,一切皆由其化現,一切亦體現此存有。相對於神或道,外在有形的身軀及無形不可見的分別心知或意識,儘管亦源自於道,含蘊著萬有,但只是道之模仿、複製、外化、創造或彰顯,並非道本身。人在擁有此身之後,逐漸迷執於此身及分別意識,進而誤認此外化或分別身心為「真己」,由此也必須去虛妄承受因此身而有的生死、疾病、紛擾及苦痛。道教修持的終極目的,即在藉由各種修持法門,超越此虛妄不實、相對有限的身心,重新返歸或恢復其本體實相,並因此而解決存在的所有問題。
 
(14)《道德經》第四十二及第五十一章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此二段文字,即反映出如是的生化過程。
(15)人類因自身的墮落,而從一無死生、永恆快樂之原始樂園當中被驅逐出來的神話,遍見於許多原始民族。《莊子》的〈馬蹄〉、〈胠筴〉等篇,亦有類似的神話思維。有關此點的完整討論,可參閱楊儒賓,〈道家的原始樂園〉,收入李亦園、王秋桂主編,《中國神話與傳說研討會論文集》(上)(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頁125-170。不過,在老莊看來,人類分別心知的出現,雖是生命及世界一切問題的根本源頭,但老莊並未如基督教神學一般,將其視為一種帶有本質意涵的「原罪」,而是認為其實質為妄幻,但因生命的不斷執持、積累,以及文字、文明事物大量創作,終而至於「積重難返」。生命若能認清此點,並且持續的消解、損化此迷執已久的分別心知,則自能回復到原有的清靜無染及整體統一。
(16)老子的「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道德經》第二十八章)及「以母知子」(《道德經》第五十二章)之說,皆體現如是的思想。
(17)老子所提出的損反之道,和東西方許多密契主義傳統所共同強調的「否定之道」(Via negationis ; the negative way),以及逆反感官、思辨或創造者之生化天地萬物的次序,基本上都十分接近。後世的內丹,則以「順則凡,逆則仙,只在中間顛倒顛」,來概括整個內丹的修煉,實乃源自老子的損反之道。
(18)「胎結」之說,主要由上清經派所提出。該說以為,人類身體內因存在各種結節,而導致疾病、死亡及痛苦的出現。故若欲長生不死,抑或自在、解脫,便有必要解開身內的這些胎節。《雲笈七籤.卷二十九.解胎十二結法》的如下之語,即精要闡述此思想:「凡人生在胞胎之中,皆稟九天之氣,凝精以自成人也。既生而胞中有十二結節,盤固五內,五內滯閟,結不可解,節不可滅。故人之病,由於節滯也;人之命絕,由於結固也。兆能解結於胞中十二結節,則求死亦不得也。」(《道藏》22冊,頁212下-213上)
(19)在漢末佛教雖已傳入,但尚未深刻影響道教之前,道教並不存在如佛教一般的生死輪迴思想;魏晉以後,佛教大量翻譯、傳播,道教各派也普遍接受佛教的輪迴之說。
(20)以上三段文字,分別引自王明,《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85),頁726、43及12-13。
(21)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證》,頁12。
(22)柳華陽,《華陽金仙證論》(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頁18。
        
 
三、道教重要的靈性修證之道
 
        道教的流派眾多,修持方法亦相當多元,基於本文主旨及篇幅等因素,下文分別擇取守一、外丹、存思、齋戒及內丹等五種道門重要修證方法,進行簡要之分析、介紹。
 
1、守一(明)法
        守一法乃《太平經》所主要推崇的修證方法。前言,在道家、道教的體認中,人類的靈性、本體即是道、神、一或無極,此一為生命的形上或無形本源,本即內在於己身,不可向外尋求,其具體位置,則大約位處人體之中央,即醫經所謂的「命門」一竅。(23) 修行之人,若能進入齋室或神室等安靜無擾的環境當中,反觀內守於此中心處,則久而久之,自能使原本染執於此身,並且不斷馳求耗散於外的精氣神明光,逐漸回反於內在及此中心本源處,終而使生命得以復歸於先天、無形、滿足、安定、統一、光明、自在及無死無生的永恆之境。在《太平經》的描述中,藉由守一法的修持,除了可以安神、祛疾、消災、延壽,甚至無死無生之外,也可以因一的復得、回歸,而開顯出一種通貫一切、無所滯著的靈明智慧(智性直觀),因而可以「知萬端」或無所不知。《太平經》所強調的「守一」法,和後來的存思、胎息、服(元)氣及內丹等修持方法,皆有其共通處,並且密不可分。
 
2、外丹術
        東漢魏伯陽及晉代葛洪等丹家堅信,黃金、丹砂等物質,因長久不變化、不朽壞,抑或再怎麼加以燒煉,也無法使其消失,抑或改變其根本性質,因而具有如道一般的永恆特質及力量。是以,一個人若能獲得天上神仙所降賜的煉丹經訣,並選擇於名山洞天等遠離俗世塵囂處,虔心祭禱神靈,並齋戒沐浴以煉丹,最終即能煉成金液還丹等仙丹大藥。丹士服之,便可易體改形,轉化成長生不死的神仙。道教的外丹術,興起於東漢,歷經魏晉南北朝的持續發展,到唐代,因得到皇室的大力支持,而達到高峰。但後來即因長生不死理想的難以實現、藥物毒性無法除去、服藥產生各種副作用、皇室因動亂無力支持及佛道心性論思潮的勃興,在中唐以後,即日趨消沈。其後,內丹術於唐末五代興起,並大力批判外丹術之不當,力主長生不死之藥不在身外,而在身內,並建構起一套完整的修煉理法,致使宋代以後,外丹術便幾近滅絕。
 
3、存思法
        存思法又稱存神法,此法的芻形及修持,在東漢的緯書及《河上公章句》即已存在;東晉中期以後大量出世的上清經書,更將存思一法建構成為理法周全兼備的修持法門,故上清派便成為推行存思法最力的道派。
        存思法的核心思想,認為整個人體乃是一個由精氣神所構成,並具有和大宇宙相似、相應之「一本三元」結構的小宇宙。此「一本」即指一切萬有的根本源頭──一或道,由此總根源,再化生出上中下三丹田(三黃庭)三元。三丹田即是人體上中下三大部位的根源或中心,其內各有上一、中一及下一三位同樣由道氣所化現之帝皇神靈以主宰之;由此三位尊神之精氣,再化生出上、中、下三部二十四位真人及一切體內神靈,以掌理所有人體內的生理、組織及運化。上清家以為,修行者若能先專注存思三丹田之尊神,再進而存思真一至上神靈,便能使生命、精神從一雜多、支離、外馳的狀態,逐漸復歸煉化為三,最後再精煉歸返於一或道,進而使生命得以飛升清靜虛無的上清之境,自在逍遙,永生不死。(24) 從以上之析述可見,上清派的存思理法,其背後同樣含蘊老子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及「守一」、「歸根復命」等逆反之道的思維,只是上清家之具有位格、形象的體內神觀念,在《老子》書中,並未見到。如是的存思法,因著上清派在南北朝及唐代的興盛,而成為道門當中非常重要的修持方法。宋代以後,儘管上清派的勢力仍相當重要,但因重玄、內丹理法的興起及傳播,存思法的施行及影響,已愈來愈少。入元之後,隨著上清派被歸入正一派,存思法在道門當中,除被吸收到內丹及齋醮之外,已少見獨立的修持。
 
4、齋戒
        「齋」字在先秦時期皆寫作「齊」,故齋字本意與齊字相同,具有「精誠齊一」之意。依中國古代禮制,與祭者在施行祀天、祭地等重要祭典之前,須先齋戒沐浴,於齋宮內外,奉行類似七日散齋、三日致齋等規制;在此其間,不得飲酒、食肉、聽樂、玩樂及行房室,使身心得以澄淨,精神得以專注誠敬及統一,不再向外馳求,如是方得進一步主持或參與祭祀,與神明交通。故齋字原指祭祀之前和與祭之時,生命、精神所須進入的專注齊一及誠敬澄明狀態,並被認為是祭祀的根本前提及核心精神。如是的齋敬誠一理法,到了原本就以禮樂的操持做為主要修身工夫的孔孟及《中庸》,得到更精微的闡釋及發揮,進而成為儒家非常重要的修養方法。至於道家的莊子,則是於祭祀齋戒之外,提出「虛者,心齋」之說,因而使「齋」字的意蘊及工夫,得到更深一層的挖掘,日後並影響後世道教的齋戒之說。故早在先秦時期,齋戒誠敬的修持方法,便已成為儒、道二家修道體仁或返樸歸真的重要路徑,並深刻影響後世。
        及至東漢,在《太平經》當中,已可見到許多類似「欲思還神,皆當齋戒,…。不齋不戒,精神不肯還反人也」(25) 的語句,顯見在道教初興之時,齋戒一法便已被道徒看做是入室守一,以求歸根還神的重要前提及修持法門。五斗米道創立後,除了強調教誡的奉持,乃是修道、守一的根本方法外,另有「靜室」的創設,將其做為祭酒或道民朝真禮聖、上章解厄及懺悔首過的專屬道場。正如陸修靜所謂,「奉道之家,靖室是致誠之所」(26),由此靜室及相關儀制的創設,以及天師道後來的許多儀制(比如,「入靜朝神」之儀)和文獻,我們基本可以肯定,在五斗米道初創之時,便已將齋戒或齋直當做是非常重要的修持方法。不過,在道教各派當中,對於齋儀的完整化貢獻最多,影響後世道教齋儀也最為全面深遠,(27)並把齋戒尊崇或提昇為最重要之修行法門的道派,乃是興起於東晉末期的靈寶經派。隸屬於該派的《太極真人敷靈寶齋戒威儀諸經要訣》有言曰:「夫感天地,致群神,通仙道,洞至真,解積世罪,滅凶咎,卻冤家,修盛德,治疾病,濟一切物,莫近乎齋靜轉經者也。……夫齋直求道之本,莫不由斯成矣。」(28)此文將齋直及誦經的效用,推崇到極致,認為無論是修己降神,還是濟世度人,皆可藉由「齋靜轉經」來成就。靈寶派這種以齋直為中心的修煉思想及方法,除了影響同樣重視科儀的天師道,使其儀式出現全面「靈寶化」的現象外,也深刻影響後世道教各派的儀典。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儘管齋戒誠敬齊一的修持,本即在節制、收攝及轉化後天有執、有限的身心感官意識,使內在的神性、靈性或道性得以澄淨呈顯,並以此來煉己度人,在陸修靜所整理判釋的十二種齋儀當中,便是以「無為無業,遺形忘體,無與道合」的「洞真上清」之齋為最高;(29) 但若儀式的本質、精神隱晦不明,儀式的神靈、種類及內容亦過於繁複龐雜,再加上儀式的操持者又不將儀式的施行看做是一神聖志業,則便很容易使儀式流於形式或技藝,失去其原本之修己度人、修道體道的根本精神及意涵。如是的流弊,在現實的道教當中,的確是存在。
 
5、內丹
        自唐末五代逐次建構起完整周延的煉養體系後,內丹除了很快取代傳統道教的守一、外丹、存思、服氣、胎息等修持法門,也深刻影響宋代以後興起的各符籙道派,使其齋醮符籙等法術的施行,得以和道士自身內在的煉養,以及道、炁、神等根源性的力量,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宋代以後各符籙道派所共認的「內煉成丹,外用成法」之說,即反映此點。在道門之外,內丹亦曾廣泛影響儒、佛二家的修養論及民間的教派和社會文化。直到今日,內丹仍是道門當中最主要的修持方法,故其重要性,實不言可喻。
        無論是從修行的宗旨、目的,還是從修煉的理論基礎或實踐方法來看,內丹術其實都稱不上是十分嶄新的東西。內丹之所以能取代各種道門修煉方法,且影響深廣、歷久不衰,正是因為其廣泛吸收融匯了道教內外的各種修煉理法,並建構起類似玄關、築基、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及煉虛合道等完整周密的修行次第、要訣及身心意識轉化經驗。如是之完整次第、要訣及經驗的建構,正是內丹之超越於傳統的重要創造和貢獻所在。
        和守一、存思等傳統修行法一般,內丹同樣是以一、道或本來真性、道性的回歸或合契為根本目的。王重陽所撰作之「本來真性喚金丹,四假為鑪煉作團。不染不思除妄想,自然袞出入仙壇。」(30) 一詩,便清楚指出,內丹修煉的根本目的,乃在於重新找回已為肉身假體所蒙蔽桎梏的元始真性或道性。至於內丹修行的原則及要訣,實仍不外乎老子所謂的「返」、「損」或「復歸」;進一步言之,即在於止息及超越後天身心的各種作用,使先天、元始的本性、神氣得以顯露。修丹的最初階段──築基,即藉由守一、守竅、守息或神息相依等工夫,以收攝及止息後天身心意識等各種官能的向外發用,使生命、精神得以向內及本源處凝聚回歸。待精氣神飽滿充實,生命意識逐漸靜定統一,則先天的真氣(玄關、玄牝),方得以真正開顯。玄關開顯、藥物產生之後,修行者應立即把握收攝此先天的神氣,進一步加以精煉純化,使炁可以轉化為神,神最終復還合契於虛、道或本來真性,完成整個內丹的修煉。以上所述,乃是內丹大致的修煉訣要及過程。與守一、胎息等修行法相較,三者的下手處及煉養的內容,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三者同樣在追求啟露先天的神氣,進而使生命由後天返乎先天。內丹之不同或有所超越於此二者的地方,即在於上文所說,建立起完整的修煉理法及次第。由此概略的比較,當可使我們更加了解內丹的特質及主要貢獻所在。
 
(23)成書年代與《太平經》相近的《難經.第三十六難》言:「諸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間動氣也。此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黃帝八十一難經纂圖句解》,《道藏》第21冊,頁606上中)此即醫經「命門」之說。《太平經》以「一」在於人身之中央,是「命之府」,且同樣視此竅為人身之「根本」。個人以為,兩書所指,應為同一。後來的胎息、內丹,亦主要以此竅為最初修行下手處。
(24)《金闕帝君三元真一經》言:「真人所以貴一為真者,上一為一身之天帝,中一為絳宮之丹皇,下一為黃庭之元王,並監統身中二十四氣,以應太微二十四真。…氣中有二十四真人,皆三一帝皇之炁所以致分道變化。」(《道藏》第4冊,頁548下)「正一大道以出真帝,正道玄真以生大神,三元解變,則一之所生,故眾真歸一,而玄功成焉。此正道之祖,元氣之根始也。」(同上出處,頁549上中)。
(25)王明,《太平經合校》,頁27-28。
(26)陸修靜,《陸先生道門科略》,《道藏》24冊,頁780下。
(27)靈寶齋儀的重要精神及內涵,便是將整個儀式過程,皆名之為「齋」,並以「齋」的修持及精神,貫串整個儀典。靈寶齋儀大量創構之後,由於內容相當周全完備,故傳統道教儀式的全面「靈寶化」,便成為一重要趨勢。(詳參呂鵬志,《唐前道教儀式史綱》(北京:中華書局,2008),頁2)今日台灣南北道教所施行的各項儀典,其基本的結構、內涵及精神,同樣形成於靈寶派。
(28)《道藏》9冊,頁870下。
(29)陸修靜,《洞玄靈寶五感文》,《道藏》32冊,頁620上。
(30)《重陽全真集》,卷二,頁701中。
 
四、結論
 
        現實生命的有限、不安、不定、不滿全,以及會生、老、病、死及痛苦、煩惱,實是人類一切努力拼搏及研究探索的根本動力或出發點;換個方式來說,無論是宗教人,還是非宗教人,其一生辛勤奮鬥的根本目標,都可說是在尋求超越或解決現實生命的有限及其所必然會遭遇的各種問題。然和世俗的認識、努力、解決方式或方向有所不同的是,許多宗教都指出,現實生命的出現、有限及不滿全,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人類生命自身最初莫名的分別、執著、墮落或無明,以及隨後的行為和文明積累,致使原本圓滿具足的靈性及智慧,逐漸被遮蔽或埋沒。是以,欲真正徹底解決人類現實生命的各種問題,不能只是如俗世一般,未能掌握問題的真正核心,只尋求部分、片面或暫時性的解決,而應當從根本處著手,設法轉化或超越後天生命所不斷積聚凝固的分別、染污、偏執或「罪業」,使真實、元初的本性、靈性或整體智慧,得以重新顯露開啟。如是,生命的一切問題,方能得到超越及根絕。
        本文所主要探討的道教,係一個以道之崇奉或合契做為根本關懷的宗教。道教視道為創生宇宙萬物的根本源頭,一切事物皆由道所化生,亦彰顯體現著道;道不僅是宇宙內外唯一真實的存有,也是人類生命的本體、本性或靈性。但人類後來莫名的生起執持或分別,進而發展了語言、文字及文明,由是,隨著生命不斷外求,執持、分別的持續加深,以及人文事物的大量積累,人類亦逐漸遺忘了整全的道或靈性、本性,到最後,便完全由部分、相對、有限及分別性的身心意識所主宰,此即是生命及人類社會一切問題的根本源頭。有此體認之道教,其一切的思量、努力、自然就集中聚焦在如何超越或轉化此後天不斷積累承負的有限身心,以重新開顯其元初自性。本文所主要介紹的守一、外丹、存思、齋戒及內丹等修持方法,其最終的目標,無一不指向此點;此即道教在尋求超越人類現實生命之問題及有限上,所主要提供的智慧及方法。
 
本文收入黎建球主編,《身心靈整合之處遇Ⅰ──身體健康、心理成熟、靈魂美麗研討會學術論文集》,新北:輔大書坊,2014.11,頁319-334。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禁止複製不當引用 網頁設計 by 網動廣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