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陽道善堂 -- 敬思錄-賴宗賢道長
正在加載......
X
 
會員帳號 :
會員密碼 :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分類清單

敬思錄-賴宗賢道長    首頁 > 起源與宗旨 > 郭公騰芳藏應大道師 > 敬思錄
 緬懷  郭道長之德光     
 
談道教之振興        文:賴宗賢
 
驚聞郭藏應道長之仙逝,吾輩深感痛失一位可敬可佩的道教領導前輩,所幸郭老前輩艱辛所創立的高雄道德院,一向重視培養道教人才,人才濟齊,又有現任住持翁太明的英明領導,傳薪有承,發揚無慮,老先生將可安然無掛礙的到逍世界,其精神永在,後人永隨。
郭道長在世一生憂心道教,獻身道教、功在道教,他認為道教為中華民族的本土宗教,與中華道統文化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最俱有民族倫理道德觀,它是維繫民族感情團結不可忽視的一股潛在的力量。道教教義廣泛,教理以道家思想為主體並吸收百家精華融合為道教的信仰理論體系,為我們歷代祖先的傳統信仰。今因道教為當代社會功利主義所污染,導致大道廢弛,人心不古,道教界欲振乏力‧正統道教教義乏人宣揚,主因在於道教人才沒落,道教界缺乏培養道教人才之整體規劃。有鑑於此,郭老道長素來關心道教之發展,憂心道教之衰微,社會之不安,道教界無道力安靈護國,中華民國國基可能為之動搖。郭老前輩早年潛心研究道教,體悟大道具理,認為道教為中華文化的根柢。從歷史史料可窺知,沒有優質的道教文化來維繫民心,提昇當代的心靈文化,則該朝代之國運將為之衰微,甚至於走向滅亡之路。所以他老人家,早年就有先見之明,提倡道教教育,以培育人才為重,乃於民國四十四年八月間開設全國首創「道教佈教所」,並擔任台灣省教會佈教師,展開一連串的傳道佈教活動,宣揚正統道教,破除迷信,以教義、教理導引信徒步入正信宗教之途為宗旨。並於民國七十七年元月設立「修真道學院」,聘請大學教授及道教資深學者擔任道教文化課程講座,這對宏揚正統道教之教理教義,是個有力的推動,很遺憾的是曲高和寡,各宮廟跟進的微乎其微。
回顧民國四十六年,台灣省道教會張恩溥(龍虎山天師府第六十三代天師)會長,在其第三屆會議中亦曾表示,道教人才缺乏,應積極延攬吸收各道脈人才納入道教組織,並加以教育培養,以提高其宗教素養與修持,同為護道興教而努力,但由于嗣漢天師府和道教會未取得共識,無疾而終。因而使道教在台灣傳播形成偏向發展,一直未能走向正統道教之發展,對當今台灣社會亂象產生不了扭轉趨正的作用。
    早期台灣道教以民間神衹信仰為主流,民間道教隨移民文化而來台傳播,因此,台灣的道教本質上俱有濃厚的閩粵民間習俗文化來揉其間,當時的道教神明為閩粵漢人移民者的精神支柱,及民眾的信仰中心。到了中期日據時代,由於日本政府在台灣實施「皇民化政策」,即抑道揚佛的宗教政策,對台灣道教打擊甚大,這段時期使台灣道教發展陷於停滯而衰微,晚期,民國時代由於實施宗教自由政策,再加上激烈的社會文化變遷,及工業經濟的發達,社會資源的豐富,民間修廟建宮如雨後春筍般愈蓋愈大,爭相比對富麗堂皇,極盡豪華壯觀,但是空有良好硬體建築,卻缺乏優質的佈道軟體配合。表面看來,道教甚為興盛,實質上是儘管樹葉繁茂,樹根已顯腐爛,再不拯救,台灣道教發展將出現危機,以致動搖國本,希望有識之士,能洞燭先機,研究革新之道。假若能結合道教學者及道教界來重新探討反省,注入道教的新生命力,並以教育的手段來提升信仰層次和信眾的宗教情操及文化素質,則道教不但可以隨社會現代化同步發展,亦可安邦定國並對社會安定產生積極的作用。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禁止複製不當引用 網頁設計 by 網動廣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