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陽道善堂 -- 道德經 第十七章 蠡測
正在加載......
X
 
會員帳號 :
會員密碼 :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分類清單

道德經 第十七章 蠡測    首頁 > 起源與宗旨 > 郭公騰芳藏應大道師 > 講述紀要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道德經》第十七章
 
 

        首先談談「太上」。所謂的「太上」乃是「無極」,凡有形體之最高者即稱之為「太上」,所以我們稱道祖為「太上玄元皇帝」,就是尊稱祂為最高者的意思。一般我們所謂的「太上」,就是指最好的東西,而「玄元」這個詞乃是根據《道德》裏「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一語而來。
        「太上」既然是最高者的稱謂,那麼就一個國家而言,「太上」也可以說是「一國之君 」。一個國君如果能夠以道治國,無為而治,就不需要設立各種政府機關來統治管理百姓。因此,表面上雖然有國君政府存在,但是實際上卻無管理統治之實。例如上古堯帝在位的時候,以道治國,無為而治,故鄉野老人高聲唱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於我何有哉?」人民皆能順應自然而行,不會受到政府的干擾,這就是無為的最高表現。
 
        堯帝以後之君王就不再是無為而治了,他們所實行都是「有為之治」,然而其中卻有親之、譽之、畏之、侮之等層次的區別。例如上古的虞舜、夏禹、商湯、周文王等人實行「德治 」,他們特別提倡「仁德」,希望以「德」來感化人民,獎勵人民,使人民能夠心悅誠服地努力向善,讓社會充滿祥和的氣氛,此乃老子所謂的「親之、譽之」,這是比較高的層次。但是如果「以德化人」方式行不通時,國君就會進一步地制定「禮儀」,以及訂立「法律」來教導百姓,約束百姓,如此一來將使得人民只是因為害怕處罰而不得不遵循法律,卻不能使人們由衷地向善,所以這又比「親之、譽之」等而下之。更有甚者,在上位的人利用權威來嚇阻人民,侮辱人民,使人民憚於強權威勢而不敢作惡,這又是更低的層次了。
 
        因此政治的最高境界就在於「無為之治」,唯有「無為」才能夠順著道的規律而行,使人民都能順其本性而趨向良善,不必特別設立官府來管理人民,處罰人民。如此一來,人人皆能得其本性而安居樂業,國家社會必能安泰祥和。
 
        「無為之治」既然是政治的最高境界,那麼做國君的要如何實踐才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 ,這又是另一個問題。老子說:「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在上位者必須能夠以信服人,百姓才會全然地信任政府而遵循社會規範,不會隨便為非作歹。如果在上位的人不能夠被百姓所信任,那是因為在上位者先有不信於民的事,所以百姓才會不服而不信任之,如此一來,上下皆不能彼此信任,整個國家就會陷入分崩離析的狀態。因此,在上位者若能取信於民,則不需要威權刑罰自然就能夠獲得百姓的尊敬。「言行一致」是非常重要的,老子說:「悠兮,其貴言」,在上位者對於自身的言行舉止要特別注意,務必做到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那麼百姓受到國君言行的感召,自然就會起而仿效,人人言行一致,則天下就沒有無謂的糾紛發生。在上位者若能具備這樣的德行,以信服人,則自然能夠「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這就是政治的最高境界了。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在上位者因其無為而治,所以當教化之事成功之後,並沒有功勞可居,因此百姓皆不知國君之德,而皆以為是我自性如此。在這樣的環境之下,自然能夠避免元神受到干擾,而堅定自己的心性。所謂「堅定自己的心性」即是順應自然之性,使七情三識不能施其智,時刻保持心靈的寂靜,歸根復命。唯有堅定自己的心性,才能夠明辨世間的是非善惡,否則就算是仁、義、禮、智、信五德也很容易被利用,而成為假的仁、義、禮、智、信,甚至變成野心家所利用的工具。因此人必須守住自我的心性,使其明淨澄澈,不受外界的干擾,仁、義、禮、智、信五德方能有用。所謂「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也要守住「一」,也就是「道」,才能夠具有明淨澄澈的處世智慧。
 
                                                                                                   摘錄於    性與命雜誌    第六期    <1997.07>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禁止複製不當引用 網頁設計 by 網動廣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