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
X
 
會員帳號 :
會員密碼 :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分類清單

門神 首頁 > 道教文化 > 道教神祇 > 道教俗神 > 門神

        專司門戶守衛之神。舊時人家貼於門戶之上,以辟邪驅鬼,攮災迎福。門神起源很早,周代即有祭門之風俗。《禮記.祭法》載,門​​祀為大夫三祀之一。古代祀典中列有五祀,周代"五祀"為天子和諸侯之大典,十分隆重。"祀門"是在九月舉行。但"五祀"所奉,皆屬小神,且無姓名。"門神"信仰流行於漢代,最初為神荼、鬱壘,因其有捉鬼之術,遂被奉為門神,以求驅鬼辟邪,舉家平安(參見"神荼、鬱壘"條)。此後門神信仰愈來愈廣泛,門神種類亦趨繁多,或為神話人物,或為朝中勇士,或為道教仙真,因時因地,各有不同。
        門神家族有武門神和文門神兩種。武門神常為威嚴兇猛的武將形象,道教稱之為"門丞戶尉",代表者有神荼、鬱壘、鍾馗。武門神中還有一類為武將門神,宋代以後,這種信仰廣泛流行,受到崇奉最多的是唐代武將秦瓊和尉遲恭。明清至近代,各地所崇奉的武將門神亦有所不同。河南一帶多為趙雲、馬超;河北多為馬超、馬岱和薛仁貴、蓋蘇文;陝西則崇奉孫臏、龐涓和黃三太、楊香武。北京還有一種專鎮後門的門神,形像多為唐代宰相魏徵。《西遊記》載唐太宗患病心驚,門上畫秦瓊,尉遲恭像,傳為門神。江南蘇州地區所信仰的門神多為溫嶠(或謂東岳溫將軍)和岳飛,稱為溫、岳二元帥。除此之外,武將門神還有燃燈道人、趙公明、馬武、姚期、楊延昭、穆桂英、蕭何、韓信等人。武將門神的信仰大多受到明清之際各種演義小說的影響。另外,道教還有一種特殊門神,為青龍白虎神,他們本是護衛之神,後被作為門神,專用於道觀山門。文門神又稱祈福門神,與武門神不同,不是門戶守護者,僅為祈福之用,亦不貼於大門之上,其形象為文官,且以天官居多。此類門神一般戴紗帽,穿一品繡鶴朝服,或抱象牙笏板,或持吉祥器物,有五綹美髯,面色盡白,一幅雍容華貴之態。其代表有天官、狀元、仙童、加冠、進祿、劉海蟾、送子娘娘等。此類門神大多來源於道教傳說,其事蹟見於《呂祖全書》和《神仙通鑑》等道教典籍之中。
神荼鬱壘
        民間所奉門神。傳為兄弟二人。最早見於《山海經》,後世所述大同小異。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載:東海度朔山上有巨大桃樹,樹幹盤屈達三千里。其伸向東北的樹枝間有鬼門,為萬鬼出入之門。神荼、鬱壘二神把守,主領監視眾鬼之職。眾鬼出入,見其為禍患者,即捉住,縛以葦索,扔至後山以餵虎,黃帝於是效法之,立桃板於門戶之上,畫神荼、鬱壘,以御凶鬼。其後遂成民間風俗,除夕時懸掛桃人、葦索、門上畫二神和虎,以此驅鬼辟邪。後又簡化為懸桃符驅邪。唐朝以後,門神逐漸被鍾馗和武士門神(有秦瓊和尉遲恭等)代替,而宮廷和貴族之家則沿習除夕懸掛神荼、鬱壘之舊俗,其風延至清代,民間武士門神畫像上,亦常標有神荼、鬱壘之名。有些地區甚至不貼門神肖像,反在門上寫“神荼鬱壘”四字,以驅鬼辟邪。
                                                                                                                                 摘自 《中華道教大辭典》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禁止複製不當引用 網頁設計 by 網動廣告科技